東西問·世界中國年丨安德明:蛇為何能在十二生肖中有“一席之地”?
中新社北京1月30日電 題:蛇為何能在十二生肖中有“一席之地”?
——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安德明
作者 曾玥 吳約
在中國的十二生肖中,蛇位列第六,俗稱“小龍”。民諺有道:“六六大順是巳蛇,身圓體長勢婀娜,小龍無足行千里,為求發(fā)展把皮脫?!?/p>
據載,中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國十二生肖皆有蛇。蛇為何能在中外十二生肖中有“一席之地”?從古至今,人類對蛇的認識和想象發(fā)生了哪些變化?農歷乙巳蛇年方至,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安德明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國十二生肖的排序有何講究?為何蛇排在第六位?
安德明:中國的十二生肖是一套源遠流長的“象征編碼”系統,用十二種動物與十二地支相配,指人所生年份的屬相。
關于十二生肖的由來,從古至今眾說紛紜。其中傳播較廣、影響力較大的學說認為,十二生肖與天文歷法存在緊密聯系。
中華先民基于對天象的長期觀測,發(fā)現天體運行與時間、季節(jié)之間的關聯規(guī)律,創(chuàng)立了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的干支紀年法,應用于歷法、術算、命名等方面。其中,十二地支代指黃道十二宮,劃分一天為十二時辰。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觀點認為,每個時辰都與一個生肖動物的屬性特點相對應,例如子時老鼠活動頻繁,巳時蛇最為活躍,午時馬精力充沛,申時猴喜啼叫等。依此將動物排列在時序上,便形成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的次序。
除學界觀點的碰撞外,民間也流傳著生肖賽跑等各種趣味傳說,表達對十二生肖排序的美好想象。在十二生肖中,有的動物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如牛、馬、羊、雞、狗、豬等“六畜”;有的動物則為人所敬畏,進而被賦予崇高的象征意義,如虎、龍、蛇等。
蛇在動物崇拜中占據重要地位。人類因無法逃避、無法清除又無法與之抗衡,逐漸衍生出對蛇的崇敬心理。在東漢著名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的《說文解字》里,“它”字的本義指蛇,為蛇的本字。部首“宀”源自蛇頭之形,蛇身和蛇尾的部分則逐漸演變?yōu)椤柏啊?。“它,蟲也。從蟲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艸(音cǎo,為“草”的異體字)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毕鄠魃瞎艜r期,人們見面時都會相互問候“有蛇嗎”,可見在人蟲共居的時代,蛇對人的影響之大。在害怕和敬畏等復雜情感疊加下,人類逐漸形成“靈蛇崇拜”的特殊心理,認為蛇具有神秘靈性和超自然力。蛇也隨之演變成重要的文化符號,進入十二生肖。
中新社記者:如何理解蛇的俗稱“小龍”?
安德明:在傳說中,蛇與龍同類同屬。有說法稱蛇是龍的形象來源之一,龍頸、龍身皆是蛇形,如《論衡》曰“世俗畫龍之象,馬首蛇尾”。因龍大蛇小,故稱蛇為“小龍”,如聞一多《伏羲考》載:“龍即大蛇,蛇即小龍。”
“小龍”的昵稱也體現了趨吉避兇的意義。雖有“靈蛇崇拜”,但蛇的長相習性總是令人畏懼。因此人們將蛇與其他動物相配,為蛇引入更多正面價值。蛇為“五毒”之一,龍則是“四瑞獸”之首。龍作為形象與蛇相近的祥瑞之獸,與蛇相配時多有正面寓意,常見如筆走龍蛇等成語,以及中國吉祥圖案蟠龍紋的龍蛇一體形象等。故而“小龍”的昵稱也可淡化蛇令人畏懼的色彩,在名字上討個好彩頭。
中新社記者:從古至今,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對于蛇的認識和想象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安德明:中國人善用辯證思維。自遠古時期起,蛇便作為特殊的象征符號進入人們的觀念體系中。因蛇具有多卵特性、繁殖能力強,因此先民將其視作生殖崇拜的對象,賦予蛇以多子多福的聯想。
相傳,華夏民族起源于伏羲與女媧的結合。據《三皇本紀》載,伏羲與女媧都是人首蛇身之物。今天看來,蛇與人類繁衍的聯系,或與先民對蛇的生殖崇拜有關。
長久以來,蛇的寓意總是吉祥與邪惡相伴相生。例如在上古奇書《山海經》里,有九首蛇身的兇神相柳,其所經之處都會被碾成沼澤和溪流。后來,大禹因看不慣相柳作惡而將其殺死。相柳死后,身上的血液帶有劇毒,腐蝕土地導致無法耕作,大禹便將這些土壤做成“五帝臺”。
時代更替,隨著人類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受制于蛇的困擾漸少,蛇也在文化領域被賦予美好善良的擬人化想象。《白蛇傳》的故事經久不衰。故事中的白蛇、青蛇形象不再面目可怖,它們幻化成美麗善良、聰慧勇敢的人間女子,與人類交往,留下曲折動人、蕩氣回腸的故事。
人類對蛇的認識和想象的變化折射出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景,并在特定的物質和精神條件下代代傳承、創(chuàng)新轉化,其本質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下自然而然生發(fā)出的價值嬗變。
中新社記者:據郭沫若的《釋支干》記載,中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國的十二生肖皆有蛇。為何蛇在四大文明古國的生肖中都有“一席之地”?
安德明:生肖這一民俗文化事象廣泛流行于亞、歐、非大陸,尤其在亞洲地區(qū)頗具傳播度和影響力。雖然各民族或國家對于生肖的構成和排序不盡相同,但中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的生肖數均為十二。
至于為何四大文明古國的十二生肖里都有蛇,一方面是因為蛇在世界上分布廣泛,這個結果與人類共同的生活經驗和復雜情感的投射直接相關。另一方面,蛇在東西方文化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影響深遠。
在西方經典中,伊甸園的蛇誘使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偷食禁果,成為人類知善惡的觸媒,古希臘神話人物也與蛇有著不解之緣;在東方文化里,蛇被印度尊崇為神的化身,在埃及象征權力,在中國被賦予長壽之意,等等。
無論是對于蛇的想象還是生肖的編制,每個民族或國家都有各自的文化特性,但亦有相似的價值內涵。這既是人類在與自然共生的過程中相互碰撞的智慧結晶,也是以生肖為代表的民俗文化本土化改造累世沉淀的結果。(完)
受訪者簡介:
安德明,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和國際民俗學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olklore Societies)副主席等,曾被美國民俗學會授予“國際會士”榮譽,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主要從事民俗學、民間文學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迄今共出版《家鄉(xiāng)民俗學》《中國民間文學史諺語卷》《金猴獻瑞》“Handbook of Chinese Mythology”等中英文專著7部,譯著1部,發(fā)表中外文論文、譯文等100余篇,主編論文集3部。
東西問精選:
- 2025年02月04日 19:18:08
- 2025年02月03日 10:40:19
- 2025年02月02日 20:01:23
- 2025年01月31日 13:24:59
- 2025年01月28日 10:50:32
- 2025年01月27日 20:04:06
- 2025年01月27日 20:03:31
- 2025年01月27日 11:33:34
- 2025年01月27日 11:29:57
- 2025年01月27日 08: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