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見聞)射雕IP再上新 游客訪金庸故居品俠氣
中新社浙江嘉興2月4日電 題:射雕IP再上新 游客訪金庸故居品俠氣
作者 林波 曹丹
春節(jié)期間,改編自金庸小說的武俠電影《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以下簡稱《射雕》)上映,引發(fā)廣泛關(guān)注。
在熱映電影帶動下,更多游客走進浙江嘉興海寧的金庸故居,探尋金庸武俠世界與其出生地的奧秘。
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年出生于“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海寧名門查氏,并在海寧度過了幸福而短暫的童年。少年時代,金庸在顛沛流離中輾轉(zhuǎn)求學,于烽火歲月里歷經(jīng)沉浮。這些豐富曲折的人生經(jīng)歷,也讓金庸筆下的武俠人物瀟灑豁達,卻又心懷蒼生。
金庸少小離家,故鄉(xiāng)的景色與故事一直是他心底最深的眷戀,也成為他武俠世界中永恒的創(chuàng)作“母題”:他的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以海寧流傳數(shù)百年的“乾隆皇帝是海寧陳閣老兒子”故事為主線;《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里的醉仙樓、煙雨樓,也是他有意安排在嘉興的地點……
乘《射雕》上映之風,不少游客慕名到訪金庸故居?!?0后”游客陳佳怡正月初一就去看了電影,“很難想象,《射雕英雄傳》的故事已走過半個多世紀”。
在了解金庸的出生、成長環(huán)境和創(chuàng)作背景后,她對電影中的臺詞有了更深感悟,“江湖之大,高手輩出,武功高強的人,未必就有一顆憐憫之心,而武功低的人,未必就不能行俠仗義”。
“金庸先生是我的偶像,高中時我就讀他的小說。現(xiàn)在我‘10后’的兒子,也在讀金庸的作品?!北本┯慰凸o表示,“莫笑少年江湖夢,誰不年少夢江湖。武俠是沒有年齡界限的,每代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俠與義?!?/p>
曾與金庸共事6年的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張夢新受訪時曾說,傳統(tǒng)武俠小說的主題是“快意恩仇”,但金庸筆下的人物,不僅是“有武藝、講義氣、行俠仗義的人”,更是能“保家衛(wèi)國、仁愛天下”的人。
在張夢新看來,金庸把舊武俠中的哥兒們義氣,提高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一思想高度。而這一思想的樹立,與金庸自身俠肝義膽、為國為民的價值觀一脈相承。(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2月05日 10:48:29
- 2025年02月05日 10:11:43
- 2025年02月05日 10:00:04
- 2025年02月04日 13:00:31
- 2025年02月04日 10:54:03
- 2025年02月03日 20:26:48
- 2025年02月03日 17:31:41
- 2025年02月03日 10:05:35
- 2025年02月03日 06:27:25
- 2025年02月02日 18: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