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送別黃旭華
視頻:黃旭華遺體送別儀式在湖北武漢舉行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社武漢2月10日電 題:送別黃旭華
中新社記者 武一力
“人間蒸發(fā)”30年的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黃旭華,這次真的走了。
10日上午,親友、同事以及社會各界代表,還有自發(fā)的市民,前來送他最后一程。
告別廳里,黃旭華身覆中國共產(chǎn)黨黨旗,鮮花和綠葉環(huán)繞著他。大廳正前方遺像中的他,面帶自信、從容的微笑;兩側(cè)的電子挽聯(lián),分別寫著:“卅載嘔心研潛艇深海蛟龍驚世界”“一生矢志衛(wèi)海疆大國重器鑄功勛”。簡短的文字,是他一生真實的寫照。
10時整,哀樂低回。來賓手持白花,從右至左繞靈一圈,深深三鞠躬,隨后與黃旭華的家人握手、擁抱。黃旭華遺孀李世英一襲黑衣,紅了眼眶。她坐在輪椅上,點頭欠身表示謝意。家人一起輕唱《送別》,用歌聲為他送行。他生前酷愛音樂,尤其喜歡這首曲子。
告別廳外,自天蒙蒙亮起,趕來送行的各地民眾越來越多,排隊拐了幾道彎。他們的口音來自五湖四海。天有些冷,大家不時搓搓手,目光卻緊緊守望前方。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5/250210/5c547868-c680-4841-9dd4-abf3baf272cb_zsite.jpg)
有人趁上班前趕來,放下一束花,然后匆匆離去。不斷有外賣騎手帶來花籃,這是外地網(wǎng)友委托他們送的。有人在花籃的卡片上寫:黃老是一位“讓中國人挺直腰桿、不再挨打”的偉大科學家。
這位出生于廣東的海邊少年,棄醫(yī)從舟,立誓“科學救國”。1958年,黃旭華因?qū)I(yè)能力出色被秘召北京,參加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研制工作。工作必須保密,從那天起,他便“消失”了。沒有鮮花與掌聲,他度過人生中本該最燦爛的30年。直到年過花甲,才與母親重聚。
1988年,中國核潛艇首次深潛試驗,黃旭華親身潛到水下,成功完成試驗。這意味著,中國國防實力取得重大突破。他欣然賦詩:“花甲癡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如今,當人們再次讀到這首詩,滿面春風、大步走出核潛艇的黃旭華猶在眼前。
黃旭華99年的人生,是“赫赫而無名”的一生,也是以身許國的一生。
11時許,告別廳前的廣場已站滿民眾,他們高聲呼喊“黃老一路走好”。
黃旭華生前同事回憶,黃老最關(guān)心的兩件事,一是中國核潛艇研制事業(yè),二是年輕一代培育工作。當天前來送行的,更多的是年輕面孔。
連夜從河南趕來的13歲少年黃尊為黃老寫了一首送別詩:“劈波威碧海,斬棘筑龍頭。埋名三十載,功利在千秋?!?/p>
“黃老像陽光,給人溫暖和力量,為年輕人指引方向。這才是我們該追的‘光’。”一位武漢理工大學船舶相關(guān)專業(yè)的大學生說。
這一天,天氣冷冽,但午后溫暖的陽光,普照著大地。(完)
![](/fileftp/2022/04/2022-04-20/U719P4T47D50049F24533DT20220420152844.png)
國內(nèi)新聞精選:
- 2025年02月10日 16:31:37
- 2025年02月10日 15:11:22
- 2025年02月10日 15:04:32
- 2025年02月10日 15:04:14
- 2025年02月10日 12:09:51
- 2025年02月10日 10:05:19
- 2025年02月09日 19:11:57
- 2025年02月09日 16:04:29
- 2025年02月08日 17:59:01
- 2025年02月08日 16: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