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朝鳳》
《百鳥朝鳳》原來是流行在民間的一首樂曲,但在民間流傳時的《百鳥朝鳳》我們今天聽來一定會忍俊不禁。那時候它的隨意性非常大,公雞啼曉、母雞生蛋,甚至連小孩的哭叫聲都可以即興加入。 在1953年舉辦的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上,山東農(nóng)民任同祥吹奏的嗩吶曲《百鳥朝鳳》轟動京城。從此,《百鳥朝鳳》被搬上舞臺,也開始了它無數(shù)次去粗取精的改編過程:壓縮了鳥鳴,刪去了雞叫,擴充了快板,70年代,又設計了一個呈現(xiàn)百鳥齊鳴的引子。當年,任同祥在"嗩吶王國"緬甸演出時,總理吳努聽得如癡如醉。這位"嗩吶迷"高興地授予任同祥"緬甸國家金質(zhì)獎章"。 "嗩吶王國"緬甸?難道嗩吶不是我國的民族樂器嗎?據(jù)說嗩吶原來是古代波斯、阿拉伯一帶的民間樂器,800多年前經(jīng)絲綢之路傳入我國,至于普遍流行,大概是從明代正德年間開始的。 《百鳥朝鳳》原流行于山東、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前身是《百鳥音》,山東藝人袁子文把它定名為《百鳥朝鳳》。樂曲用嗩吶模擬百鳥爭鳴和唱的歡騰情景,表現(xiàn)了生氣勃勃的大自然,抒發(fā)了喜悅的心情。 |
苍南县| 金沙县| 松阳县| 清镇市| 洛浦县| 永济市| 北碚区| 莱阳市| 金门县| 崇明县| 财经| 容城县| 土默特左旗| 祥云县| 衡山县| 康马县| 陕西省| 青河县| 通州区| 道孚县| 若尔盖县| 鄂州市| 辽中县| 嘉峪关市| 育儿| 马尔康县| 冕宁县| 安阳市| 丰顺县| 鹿邑县| 磐安县| 项城市| 滨海县| 神农架林区| 河源市| 丽水市| 南昌市| 临猗县| 台南县| 化德县| 德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