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5月18日電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臺灣公立嘉義大學企管系近日征求一名教授,迎來百余名博士應征,其中不乏留學英、美、德國知名大學,更有人還當過大學學院院長,讓企管系方面驚訝,辦公室角落堆放四大箱博士寄來的履歷。
公立彰化師大一名教授出缺,校方設下須曾在國際學術期刊(SSCI)發(fā)表論文的門檻,但投遞履歷的博士應征者仍逼近百人。
清大與交大向來是博士求職的熱門目標,清大副校長葉銘泉、交大教務長林進燈表示,各科系研究領域不同,應征者有多寡,平均一個職缺,有30名以上博士應征是常態(tài),熱門系所最多曾經(jīng)上百人。
根據(jù)臺“教育部”統(tǒng)計,1999學年度全臺博士生1.3萬人,2009學年度全臺約3.3萬人,十年間博士人數(shù)快速增加。
彰師大副校長郭麗安說,大學教育過度開放,高學歷、高失業(yè)率時代來臨;某私立大學張姓助理教授一針見血指出,博士應該是菁英教育,但現(xiàn)在轉為“普及”教育,甚至變成“推廣”教育。
嘉義某大學林姓專任助理教授說,“現(xiàn)在有卡到位子就偷笑了!”這年頭就算頂著留美博士學歷,也很難找到頭路;有知名公立大學博士流浪了七、八年,一直找不到正職教授,只能當兼課講師。
林姓專任助理教授還表示,“我從服役時就四處投履歷,投了七、八個月才卡到現(xiàn)職,竟還要幫學校招生拉學生”,他常懷疑“我念博士有什么用?”
臺當局“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楊玉惠指出,“教育部”很難只對博士班名額進行控管,因為有新興領域需要培養(yǎng)人才,但有的人數(shù)過多的領域,委員進行專業(yè)審查時會從嚴。
![]() |
【編輯:李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