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ftp/2007/12/2007-12-13/U31P4T47D7993F967DT20071213101145.gif)
由于挫敗而士氣低落沉默不語的民進黨內昨日終于有所動向,謝長廷在昨日公開表示民進黨不應壟斷“本土”。若在兩個月前,這番談話定遭“基本教義派”鋪天蓋地的攻擊,但謝昨天說法卻贏得民進黨內尊敬。
臺灣《聯合報》今日刊文分析道,謝長廷在最失意的時刻,坦誠說出真心話,不再被“基本教義派”綁架,展現了領導人的風范與高度,讓社會各界終于看到民進黨改革的希望。而謝長廷這番話,也等于承認國民黨同樣是“本土”政黨,民進黨今后再也不能亂拋“外來政權”的帽子,或恣意“抹紅”對手。
民進黨是靠“本土化”及民主化起家,過去反對威權體制打出一片天,當時民進黨深具活力及進步價值,即使到兩千年,民進黨也是靠中間路線贏得民心。
但扁執(zhí)政情況不佳,民進黨選擇激化“本土”路線、搞民粹以保政權,“本土意識”無限上綱,不僅導致與外交關系惡化、兩岸關系一攤死水,更讓民進黨全黨陷入“義和團式”情緒;最后“本土”甚至成為扁執(zhí)政崩壞的護身符。
這樣走調的“本土”,已搞壞民眾胃口!氨就痢焙髞砀鼫S為黨內斗爭,鏟除異己的工具,黨內假“本土”之名,對具進步色彩及批判力的新潮流全面追殺,以攫取政治利益,遏制了臺灣的發(fā)展。
早在“立委”選前,民進黨內諸多有志之士,早已看出靠“本土牌”無法勝選,但因扁執(zhí)意推動“入聯公投”,民進黨內無法挑戰(zhàn)扁的意志。民進黨要認清,在馬英九發(fā)言已日趨“本土”的同時,民進黨不能再靠“本土”獲勝,這是殘酷現實。
文章最后說,民進黨在臺灣奮斗數十年,民進黨內戰(zhàn)將如云,民進黨應勇敢摒除扭曲的“本土化”魔咒,大膽地與國民黨進行人才及路線的正面競爭。包括民進黨的定位是否調整為中間偏左、“黨綱”是否要全面調整等,都可以重新再談。只有徹底悔改,摒棄不好作風,實事求是民進黨才會才有希望!
![](/kpimg/2.gif)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