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什么東西最經不起檢驗,大概就是賣方分析師的策略報告了。今年也不例外,大部分年初策略報告都沒有預測到股指會跌至2300多點。其實投資者也應該承擔一定責任,因為要求賣方的預測內容實在太多了:股價波動區(qū)間及波動形狀、熱門行業(yè)、十大金股等。如果只讓賣方分析師預測今年大盤是漲是跌,那就有50%的準確率。但如果同時預測三個項目,且這三個項目的預測準確的概率分別是30%、30%和10%,那么,完全預測準確的概率就不到1%了。
很多人把股市預測不準確的原因歸咎于分析方法或模型,于是一直孜孜不倦地尋找能夠把握股市漲跌規(guī)律的方法,其結局就像嶗山道士。中國經濟在過去10年中走了一個典型的大牛市,年平均漲幅都接近10%,過去十年中,名義GDP的上漲了280%,正是基于經濟增長的美好前景,這十年間不知有多少經濟學家或策略分析師發(fā)表了多少次“牛市即將到來”的預測結論,但實際上自2001至今,只出現(xiàn)了一次牛市即06-07年。因此,在2001-2010十年中每年都預測將出現(xiàn)牛市的,其準確度只有20%。盡管中國經濟確實是牛氣沖天,且從2000年年末至今,恒生國企指數也上漲了4.7倍,而上證綜指的漲幅不足30%。此外,房地產在過去十年中上漲了500%,黃金價格上漲了350%,大部分古玩、珠寶及藝術品價格則恐怕漲了十倍以上吧。即便是投資國債,十年的收益率也達到36%。這十年中A股漲幅過小的主要原因是股權分置問題解決后估值水平下移,市盈率從十年前的55倍降至目前的16倍左右(按2010年預測業(yè)績),不過,估值水平下降還有對經濟前景看淡的原因,即便是美國股市,過去一年中市盈率降幅也達到36%。
既然過去十年由于股權分置問題、市場不成熟等諸多因素導致股市與宏觀經濟的關聯(lián)度不大,那么隨著全流通市場的形成和規(guī)范度的提高,今后股市的經濟晴雨表功能應該得以發(fā)揮了。但經濟增速的放緩及企業(yè)總體盈利水平的下降恐怕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的特征,而中國1900只A股累加起來就是一只由銀行、石化、鋼鐵、房地產構成的超大型周期性股票,在面臨經濟增長方式轉換的今天,同樣遇到了周期回落和盈利趨降的壓力。如果按照上述的邏輯來推理,那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就沒有牛市了?其實,關于中國經濟轉型,是一個長期問題,在城市化率仍然較低的時候,周期性行業(yè)也不可能從此一蹶不振,難道中國的消費升級真的已經到了“喝酒吃藥逛大街”的地步了?
美國的粗鋼產量增速在1935年左右就達到的頂峰,這被認為是重工業(yè)化的繁榮極限,之后則步入重工業(yè)化的后期,1949年美國股市的市盈率跌至5.9倍,是否也是意味著周期性行業(yè)步入衰退了呢?1974年和1980年美國股市的市盈率又曾創(chuàng)下過6.9倍和6.6倍的低位,但之后又慢慢恢復活力,直至去年9月,還有23倍。因此,邏輯的缺陷在于它往往是線性的,而歷史卻總是反復的,故擅長于邏輯分析的經濟學家和賣方分析師總是要出錯。用邏輯來推知經濟未來況且無法做到,更何況股市未來了。如果把預測結論歸納為概率問題,就容易破解被神化的人和事了。
我發(fā)現(xiàn)過去10年(包括今年)中有7年,20%以上的股票是上漲的,也就是過去10年出現(xiàn)系統(tǒng)性下跌風險的時間是3年。所以,精選個股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都可以獲得超額收益。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李迅雷 )
![]() |
【編輯:賈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