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1.chinanews.com.cn/08p/PhotoN/080505/080505056fa_3.jpg)
5月5日,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zhàn)一行,參觀訪問了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館。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海協(xié)常務副會長李炳才以及湖北省有關人員陪同參觀訪問。圖為連戰(zhàn)為該館題詞:武昌一呼,天下響應,英靈清輝,光照寰宇。 中新社發(fā) 艾啟平 攝
|
5月5日,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zhàn)一行,參觀訪問了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館。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海協(xié)常務副會長李炳才以及湖北省有關人員陪同參觀訪問。圖為連戰(zhàn)為該館題詞:武昌一呼,天下響應,英靈清輝,光照寰宇。 中新社發(fā) 艾啟平 攝
|
中新網(wǎng)10月10日電 美國《僑報》10月10日發(fā)表美東華人社團聯(lián)合總會執(zhí)行主席黃克鏘撰寫的時事評論文章說,今天,海內外中華兒女在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和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的同時,必須要加強學習孫中山先生救國救民的革命精神和"天下為公"的博大胸襟,堅忍不拔,堅持民族氣節(jié);秉承孫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遺教,不屈不饒,樹立民族自信心;落實孫中山先生主持實現(xiàn)了第一個國共合作的理論,摒棄政治包袱和意識成見,齊心協(xié)力為祖國的統(tǒng)一強大、和平崛起這一歷史使命而努力奮斗!為創(chuàng)造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新歷史而共同奮斗!
文章摘錄如下:
97年前,武昌城上空的槍聲,宣告了腐敗無能的清王朝的覆亡,結束了統(tǒng)治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侵略勢力,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這場在辛亥年間風起云涌、波瀾壯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是中國近代史上劃時代的偉大貢獻。在中華民族史冊上,辛亥革命的光芒永遠不會褪色。
今天,我們來自海峽兩岸的旅美華人華僑齊聚一堂隆重紀念辛亥革命97周年,深切懷念那些為國家獨立、民族尊嚴和社會進步而馳騁疆場、浴血奮戰(zhàn)的革命先驅,緬懷那些為民請命、為國捐軀的“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
近代中國是一部災難深重、飽受列強剝削、蹂躪、欺凌和瓜分的屈辱史,也是一部救亡圖存、尋求民族自由、國家獨立之路不斷探索、奮起反抗、英勇奮戰(zhàn)、不屈不饒的抗爭史。在救國救民的道路上,近代中國人民和許多仁人志士前仆后繼,進行了艱苦卓越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的革命斗爭,孫中山先生就是其中最為杰出的代表之一。毛澤東曾指出:“中國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guī)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他與不主張推翻帝制的;逝烧归_激烈的斗爭,發(fā)動并領導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帝反封建的武裝斗爭,為中國先進分子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打開了新的視野;他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高舉實現(xiàn)民族獨立自由、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與主權在民建立法制國家的旗幟,創(chuàng)立了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統(tǒng)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推進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fā)展;他在革命屢遭失敗和挫折的緊要關頭,堅持武裝起義奪去爭取政權的革命主張,并在海外奔走疾呼,為武裝起義籌募經費,最終推翻了清王朝,為中國的發(fā)展進步打下了基石;他將“反清復明”的思想轉化為“五族共和”的政治體制,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團結與和諧,加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辛亥革命是兩岸同胞和海外全體華人華僑共同紀念的日子,孫中山先生是全體中國人和全球華人公認的國父。中國的統(tǒng)一強大、和平崛起,中華民族的振興騰飛、偉大復興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理想追求,亦是當代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和海外華人華僑的共同奮斗目標。自孫中山先生在美國檀香山成立興中會時提出“振興中華”之口號,迄今已過百年,唯兩岸統(tǒng)一大業(yè)尚未實現(xiàn),祖國尚未步入發(fā)達國家之列。
祖國的統(tǒng)一事業(yè)、強大發(fā)展、和平崛起,中華民族的振興騰飛、偉大復興,依靠的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精誠團結、齊心協(xié)力、奮起拼搏、共同奮斗的旺盛的革命斗志和勇于探索、努力奉獻、不屈不饒、自強不息的執(zhí)著的民族精神。
海內外中華兒女在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和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的同時,必須要加強學習孫中山先生救國救民的革命精神和"天下為公"的博大胸襟,堅忍不拔,堅持民族氣節(jié);秉承孫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遺教,不屈不饒,樹立民族自信心;落實孫中山先生主持實現(xiàn)了第一個國共合作的理論,摒棄政治包袱和意識成見,齊心協(xié)力為祖國的統(tǒng)一強大、和平崛起這一歷史使命而努力奮斗!為創(chuàng)造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新歷史而共同奮斗!
孫中山先生盛贊“華僑為革命之母”。縱觀中國百年來的屈辱史和抗爭史,海外華人華僑與祖國血肉相連、榮辱與共。先僑們與祖國同胞一道共赴國難,他們不僅是中國革命事業(yè)的資助者和后援力量,有不少人毅然毀家紓難,回國投效,馳騁疆場,成為革命的追隨者,甚至是先驅者。時至今日,海外華人華僑的愛國愛鄉(xiāng)之熱情并沒有絲毫減弱,但由于種種歷史遺留下來的原因,造成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tài)的迥異,致使全僑的團結合作事業(yè)受阻。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都無法改變海外華人華僑與中國共命運同發(fā)展的關系。在新的歷史階段,海外華人華僑同祖國同胞一樣,亦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強大、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在此,再次呼吁海外華人華僑徹底丟棄政治包袱,特別是紐約地區(qū)的僑胞,能夠打破各種自設的主觀思維,拋棄一切成見,求同存異,跨出歷史性的一步,攜起手來一起紀念辛亥革命;團結一致,共同為祖國的發(fā)展、中華民族的前途、中國人民的福祉奉獻力量。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