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的首個交易日,國內商品期貨市場除強麥小幅下跌外,其余品種均收漲。其中,鄭棉再顯強勢風采,盤中全線漲停;小麥則獨顯弱勢,是當天唯一收跌的品種。
棉花繼續(xù)強勢
昨日鄭棉再次以漲停向世人彰顯其強勢——盤中各合約全線漲停,截至收盤CF1101、1103兩個合約仍封于漲停位置;主力1105合約尾盤打開漲停板,收于28510元,上漲1290元,漲幅4.74%。
棉花漲勢來自于供需面的有力支撐。根據(jù)國家棉花市場公布的調查數(shù)據(jù),全國棉花工業(yè)庫存10月初環(huán)比下降9%,調查中77%的企業(yè)需要采購原料。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每當棉花價格稍有回落,即吸引買家采購。雖然國內籽棉采摘過半,但由于天氣原因,達到3級標準的棉花很少。加之國內混等混級收購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三絲問題嚴重,更加劇了高等級棉花的緊缺程度。供應方面,美棉最快也要到12月底才能大量到港,也大部分被訂購;按照往年的規(guī)律,由于運輸瓶頸問題,新疆棉春節(jié)前難以大量出疆。
從下游需求看,周末各紡織企業(yè)再次上調棉紗報價每噸1000元-1500元,部分紡織企業(yè)棉花庫存不足。受到美國不利天氣影響,預計11月份的美國農業(yè)報告可能進一步調減全球棉花產量。屆時也將給棉花價格帶來支撐。上海中期分析師見驚雷認為,鄭棉11月1日再次打開向上空間,積極投資者可以輕倉建立短線多單。
世華財訊分析師翟乃剛認為,國內供需緊張仍對短期期現(xiàn)價格形成支撐,但持續(xù)高企的棉價令棉紡產業(yè)鏈壓力不斷加大,近期期棉高位震蕩行情有望加;不過,鑒于新年度新花普遍質量偏低,大量的上市未能遏制棉花價格上漲,未來不排除棉價將進一步走高的可能性。本周需關注廣交會三期紡織服裝出口專場的訂單及銷售情況,這或將對近期棉價走勢有一定指引作用。
小麥獨顯弱勢
無視周邊品種以及外盤普遍上漲的影響,1日鄭州強麥小幅下跌,獨顯弱勢。
雖然美麥價格重心穩(wěn)步抬升,但相對于大豆等其他農產品而言,其走勢依然偏弱。美國農業(yè)部28日公布的周度農產品出口銷售報告顯示,在截至10月21日的一周里美國小麥凈出口銷售量達到60.44萬噸,為四周以來最高水平;美國百利金融集團高級農產品期貨分析師蒂姆·漢納根當天表示,由于美國小麥庫存十分充裕,小麥周度出口銷售量至少要超過100萬噸才能有效提振價格。事實上,作為主要糧食品種之一的小麥,內外盤連動性并不強,因此鄭麥自然難以從外盤獲得提振。
小麥上周走高的動力主要來源于市場對于美國小麥作物質量的憂慮。近期美國大平原地區(qū)天氣普遍干燥,美國小麥第一大產區(qū)堪薩斯州及俄克拉何馬州上周降雨十分匱乏,未來二至三周的降雨量將對作物生長起到關鍵作用。
從盤面走勢上看,1日強麥低位震蕩,收陽線小十字星,小麥分析師李敏指出,目前強麥處于高位盤整階段,操作上建議觀望為主,注意止損。(記者 胡東林)
![]() |
【編輯:梅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