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65P4T8D1337322F107DT20080806105639.jpg)
圖/吳之如
“孩子已兩天沒有和我說話了,我該怎么辦?”“我是打火機,媽媽是炸彈。”“他們(父母)整天在家里嘮叨,煩死了!”……暑假,本該是學生和家長親密溝通、一起休息娛樂的好時光,然而,來自共青團武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的數(shù)據(jù)卻顯示:孩子與父母間“戰(zhàn)爭”不斷,爭吵聲比上學時更多。
現(xiàn)象:親子矛盾暑假集中爆發(fā)
“三天了,孩子一直悶悶不樂,不理我們,也不怎么吃飯……我該怎么做?”7月底的一個晚上,家住漢口的劉女士向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求助道。
劉女士說,兒子讀二年級了,但字寫得很差。暑假里,她要求兒子每天練字,嚴格控制其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前幾天下班回家時,她看到兒子正在玩游戲,就大聲訓斥了他一番:“你寫字慢,又寫得不好,整天只知道玩……”不料,兒子被罵后,幾天來都一聲不吭,把自己關在房里不出門。劉女士急得手足無措。
據(jù)了解,12355熱線上個月所接的584個電話中,有150多個是求助如何緩解親子矛盾,占到咨詢電話的1/4以上,比平時要多。
熱線工作人員王青告訴記者,平時孩子上學、家長上班,大家接觸時間有限。假期中,青少年長時間在家,父母難免“管頭管腳”,摩擦由此增多,是親子關系矛盾的集中爆發(fā)期。
原因:不合理的管制是主因
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的工作人員分析發(fā)現(xiàn),在引起親子矛盾的原因中,由于父母管束太嚴、孩子活動受限制(如培優(yōu))的占50%以上,其次是父母與子女間溝通不暢。此外,不和諧的夫妻關系也會影響到孩子。
11歲的女孩小寧(化名)三次來電哭訴:暑假,父母讓她上了英語培訓班等5個輔導班,沒有時間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玩,她覺得非常累。
武昌區(qū)的李先生訴苦說,女兒暑假想去外地旅游,但他和妻子工作繁忙,沒時間陪;她想和同學一起去,他們覺得不安全,也沒同意。現(xiàn)在,孩子白天在家睡大覺,晚上上網(wǎng),他和妻子批評了幾句,女兒抱怨他們“根本就不理解和信任她”。
建議:請和孩子一起商量暑期計劃
“假期應是親子關系的‘潤滑劑’。”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心理專家周雯建議,家長和孩子共同制定假期計劃,雙方平等地商量,既要兼顧“父母對孩子學習上的要求”,也要滿足“孩子娛樂放松的愿望”。
其次,家長應抽更多的時間陪孩子參加他感興趣的活動,如游泳、郊游等,在愉快的氛圍中與孩子進行“心靈對話”。
另外,還要鼓勵孩子參加人際交往活動,幫他們組織一些有趣味性的活動,這些有助于孩子身心發(fā)展,家長也會因此取得孩子更多信任。(記者羅欣 實習生柯婧)
![]() |
更多>> |
|
![]() |
![]() |
![]() |
![]() |
![]() 少女交友不慎 色誘敲詐10萬元 |
![]() 因家人反對男子街頭劫持女友 |
![]() 學生軍訓猝死 學校判賠9萬 |